产品中心

Product Center

导热相变材料

PAKCOOL®

    基本性能:

  • 优异的导热性能,导热系数达 3.0 W/m·K及以上,有效降低界面热阻;

  • 智能相变贴合,导热相变垫片在约 40–50°C 自动软化,充分填充界面空隙;

  • 界面润湿性优异,相变后表面自粘性强,紧密贴合热源与散热器;

  • 长期稳定可靠,抗泵出、耐高低温、耐湿热老化;

  • 绝缘安全设计,适用于高密度电子模块;

  • 工艺兼容性强,支持丝网印刷、模切、自动贴装等多种工艺。

    应用:

  • 主动散热装置等需要界面低热阻与长期稳定性的电子散热场景

PAKCOOL®导热相变膏性能指标

产品名称 外观 导热系数(W/m·K) 相变温度(℃) 粘度(cP)

热阻@20psi

(K-in2/W)

BLT(um) 密度(g/cm³) 文件
PC-5430 白色/灰色膏状 >3.5 44±2/65±2 20-40万 ≤0.01 15 2.76±0.02 PC-5430






PAKCOOL®导热相变垫片性能指标

产品名称 颜色 导热系数(W/m·K) 热阻@20psi,0.5mm(K-in2/W) 厚度(mm) 密度(g/cm³) 硬度@25℃(Shore OO) 相变温度(℃) 体积电阻率(Ω·cm) 文件
PC-7630 灰色 3.0±0.1 0.34 0.3-5.0 2.95±0.05 50±10 42-52 ≥2.0×1013 PC-7630


PAKCOOL®导热相变膏的包装格规


    PAKCOOL®PC-54xx系列导热相变膏可提供55mL支装,330mL胶瓶,1Kg罐装,5Kg和20Kg的桶装,或根据客户要求定制包装。

PAKCOOL®导热相变膏的操作指南

使用工艺
1. 使用前准备及储存:导热相变膏在2-8℃的储存期约12个月,根据支装的大小用前在25℃使用环境回温至少4小时,使胶料温度与使用环境温度一致后即可使用。
2. 涂抹方法及工艺:   导热相变膏使前应检查一下两个界面是否有杂质、灰尘等,可用酒精擦除表面的灰尘。
         使用时,采用丝网印刷工艺,在涂抹到器件与散热器后,需在合适的干燥条停放件下干燥成固态,以使产品达到最佳的导热效果。在充分填充界面缝隙的前提下,膏体的厚度越薄越好
 。

3. 未用完产品:   未用完的产品应密封以备后用。


典型干燥条件,以0.025mm涂覆厚度为例(参见下表),以下干燥条件仅作为使用指导,实际的温度和时间还需要客户根据自身的烘箱条件确定:
温度 干燥时间
25°C 48 h
70°C 60 min
150℃ 10 min
注意事项
  • 1. 导热相变膏有一定的挥发性,使用时需做好防护并保持使用环境通风。
  • 2. 导热相变膏粘度在不同温度下有一定差异,建议在恒温条件下使用。
  • 3. 安全性资料请参阅产品的MSDS。

  • PAKCOOL®导热相变膏的工艺特点




    丝网印刷工艺

             丝网的材料一般是尼龙,涂覆的厚度与丝网的目数有关,目数越小,丝网的直径就越大,在同样的印刷条件下,涂覆的厚度也就越厚。不同的目数对应的涂覆厚度如下表所示

    丝网目数 丝网厚度(mm) 预计相变膏厚度(mm)
    60 0.21 0.135~0.145
    80 0.20 0.12~0.15
    110 0.15 0.09~0.10

    PAKCOOL®导热相变垫片的包装格规


        PAKCOOL®PC-76xx系列导热相变垫片无背胶,尺寸可根据客户要求进行裁切。

    PAKCOOL®导热相变垫片具有优良的应力缓冲性能



        硬度-温度曲线表明 PAKCOOL®PC-7630 在工作温度区间内会发生明显的相变软化,硬度迅速下降。这一特性使得材料能在器件运行升温后自动柔化并紧密贴合界面,显著降低微观气隙与接触热阻。同时在冷却后,材料恢复固态形态,保持良好的尺寸稳定性与结构完整性,不会流动或溢出。这种“加热软化—冷却固化”的可逆特性正是相变导热垫片区别于传统弹性垫片的关键。



PAKCOOL®导热相变垫片具有更低的热阻



        热阻-压力曲线表明随压力增加,材料与界面贴合更紧密,微空隙被压缩,界面热阻显著降低PC-7630 在常见装配压力下即可保持极低热阻,体现出优异的贴合与导热性能,也体现了产品的高柔顺性与良好压缩响应,适合模块化压紧装配工艺





根据客户需求,提供专业定制化服务。